艾儒略的著作
艾儒略(Giulio Aleni), 字思及 (1582–1649),意大利藉耶穌會傳教士,1610年來到澳門,並學習中文,曾在澳門聖保祿公學(Colégio de. St Paulo 1594—1762)任教數學 (澳門文化司署《文化雜誌》1993年第3期)。該校舍坐落於天主之母教堂 (聖保祿教堂) 與大炮台之間,1835年大火燒毀教堂,只殘留前壁,現稱「大三巴牌坊」;「三巴」便是 São Paulo (聖保祿) 的另一音譯。
當時明朝閉關鎖國,但澳門當年是葡萄牙屬土,所以艾儒略可以自由居住及傳教;不過,他的願望始終是進入明朝大陸領土。艾儒略曾嘗試由澳門北上偷偷入境,最初失敗被捕,後來1613年終於偷渡成功,曾在肇慶、南京、北京傳教,1620年,他為馬呈秀施洗,是第一位他親自施洗的華人信徒。1624年起,他得退休首輔葉向高 (一位在明朝萬曆年及天啟年出任的首輔) 相助,之後他的傳教工作大多集中在泉州。1625年,葉向高長孫葉益蕃在福州宮巷為艾儒略建造了「三山堂」,即「福堂」,這是福州已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在1634年起,每年信主人數達幾百人。(周宏富,「艾儒略」條目,《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
艾儒略的中文著作共22項,範圍涉及天文曆法、地理、數學、神學、哲學、醫學等諸多方面,包括《萬國全圖》、《職方外紀》、《西學凡》、《西方答問》、《幾何要法》、《三山論學紀》、《滌罪正規》、《悔罪要旨》、《耶穌聖體禱文》、《萬物真原》、《彌撒祭義》、《出像經解》、《天主降生言行紀像》、《天主降生引義》、《聖夢歌》、《四字經》和《聖體要理》等。
當時明朝閉關鎖國,但澳門當年是葡萄牙屬土,所以艾儒略可以自由居住及傳教;不過,他的願望始終是進入明朝大陸領土。艾儒略曾嘗試由澳門北上偷偷入境,最初失敗被捕,後來1613年終於偷渡成功,曾在肇慶、南京、北京傳教,1620年,他為馬呈秀施洗,是第一位他親自施洗的華人信徒。1624年起,他得退休首輔葉向高 (一位在明朝萬曆年及天啟年出任的首輔) 相助,之後他的傳教工作大多集中在泉州。1625年,葉向高長孫葉益蕃在福州宮巷為艾儒略建造了「三山堂」,即「福堂」,這是福州已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在1634年起,每年信主人數達幾百人。(周宏富,「艾儒略」條目,《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
艾儒略的中文著作共22項,範圍涉及天文曆法、地理、數學、神學、哲學、醫學等諸多方面,包括《萬國全圖》、《職方外紀》、《西學凡》、《西方答問》、《幾何要法》、《三山論學紀》、《滌罪正規》、《悔罪要旨》、《耶穌聖體禱文》、《萬物真原》、《彌撒祭義》、《出像經解》、《天主降生言行紀像》、《天主降生引義》、《聖夢歌》、《四字經》和《聖體要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