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抄本
亞歷山大抄本 (Codex Alexandrinus) (#02),屬五世紀,現存於大英圖書館,包括了大部份《新約》的內容。
亞歷山大抄本 的「福音書」部份,應屬於拜占庭經文類型(Byzantine text-type),是現存最古老的拜占庭經文類型例子。但是,此抄本其餘部份,卻可算是亞歷山大經文類型(Alexandrian text-type)。
拜占庭經文類型又稱安提阿文本經文類型 (Antiocheian text-type);另一英文別稱是 Majority Text,也許可譯為「大多數文本」,因為現存世上的希臘文抄本,大部份均屬此類型,其中包括大部份的小階體抄本 (minuscules) 及許多較後期的大階體抄本 (uncials) 。還有另一別稱,叫「傳統文本」 (Traditional Text),因為十六世紀由伊拉斯謨 (Erasmus) 編訂的「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絕大部份都是依賴此經文類型的抄本;而「公認文本」也是許多「傳統」的譯本採用的希臘文新約底稿,包括 King James Version、Revised Version、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東正教的譯本等。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也稱埃及經文類型 (Egyptian text-type),命名的原因是有不少此類型的抄本都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發現,雖然不是所有都是。此類抄本佔所有現存《新約》原文抄本的5%左右,但卻多是較早期的抄本,例如西奈抄本(四世紀)、梵蒂岡抄本(四世紀)、以法蓮抄本(五世紀)等。
亞歷山大抄本 的「福音書」部份,應屬於拜占庭經文類型(Byzantine text-type),是現存最古老的拜占庭經文類型例子。但是,此抄本其餘部份,卻可算是亞歷山大經文類型(Alexandrian text-type)。
拜占庭經文類型又稱安提阿文本經文類型 (Antiocheian text-type);另一英文別稱是 Majority Text,也許可譯為「大多數文本」,因為現存世上的希臘文抄本,大部份均屬此類型,其中包括大部份的小階體抄本 (minuscules) 及許多較後期的大階體抄本 (uncials) 。還有另一別稱,叫「傳統文本」 (Traditional Text),因為十六世紀由伊拉斯謨 (Erasmus) 編訂的「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絕大部份都是依賴此經文類型的抄本;而「公認文本」也是許多「傳統」的譯本採用的希臘文新約底稿,包括 King James Version、Revised Version、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東正教的譯本等。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也稱埃及經文類型 (Egyptian text-type),命名的原因是有不少此類型的抄本都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發現,雖然不是所有都是。此類抄本佔所有現存《新約》原文抄本的5%左右,但卻多是較早期的抄本,例如西奈抄本(四世紀)、梵蒂岡抄本(四世紀)、以法蓮抄本(五世紀)等。
亞歷山大抄本的新約目錄次序如下:
馬太福音 (只剩下 25:6–28:20,其餘已遺失)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遺失 6:50–8:52)
使徒行傳 (當時慣常把此卷與「大公書信」合訂)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遺失 4:13–12:6)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哥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希伯來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啟示錄
革利免一書
革利免二書 1:1–12:5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遺失 6:50–8:52)
使徒行傳 (當時慣常把此卷與「大公書信」合訂)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遺失 4:13–12:6)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哥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希伯來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啟示錄
革利免一書
革利免二書 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