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基督宗教手稿展覽

30/3/2017

0 評論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由2017年3月31日至6月11日舉辦《輝煌的啟示 (貳):十一世紀至十八世紀的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基督宗教手稿》(Illustrious Illuminations II: Armenian and Georgian Manuscripts from the Elev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展覽。該展將為香港首呈一批精選典藏。

中東基督教教會的亞美尼亞彩繪手抄本,最早的展品屬公元十二及十三世紀的作品為開端。來自格魯吉亞的展品,包括描繪有四福音書作者的彩繪手抄本葉冊。展品由羅伯特麥卡錫(Robert McCarthy)借出。

日期:2017年3月31日至6月11日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星期日,下午一時至六時;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香港薄扶林般咸道九十號
為配合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於以下時段舉行多場導賞,歡迎任何人士參加。請按以下連結登記:
 
粵語
2017年4月8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2017年4月29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至4時
2017年5月6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至4時
2017年5月27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至4時

English
April 8, 2017 (Saturday) 15:30 – 16:00
May 6, 2017 (Saturday) 15:30 -16:00
May 27, 2017 (Saturday) 15:30 -16:00

普通話
2017年4月29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3時30分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0 評論

〈馬太福音〉5:12 μισθός 應如何譯?

27/3/2017

0 評論

 
《和合本》、〈馬太福音〉5: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賞賜的原文是μισθός(G3408),1890年Strong 給予的解釋是:apparently a primary word; pay for service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good or bad:—hire, reward, wages。Larry Pierce 對這個字的解釋較詳細:I. dues paid for work: A. wages, hire; II. reward: used of the fruit naturally resulting from toils and endeavours: A. in both senses,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B. of the rewards which God bestows, or will bestow, upon good deeds and endeavours; C. of punishments。
 
即是說,這個字可以指酬金,也可以指因行為而賜給獎勵或施予懲罰。我們當律師的,可能有職業病,特別挑剔這類字詞。酬金是事前約定的、必定要付的、不可反口不付的;但獎勵卻不是約定的,賜予者沒有責任給任何獎勵,是事後才酌情賜予的(甚至可能施予懲罰,而不是單單可以獎勵)。雖然現代的平等合約概念與二千年前不同,但「約定」酬金和「酌情」獎勵這兩個意思的分別,相信仍然存在。無論如何,也應向現代讀者清楚解釋,而不應含糊其詞。
 
近代的聖經如何譯?
 
《和合本修訂版》:賞賜
《中文標準譯本》、《環球新譯本》:報償
《現代中文譯本》:獎賞
《新漢語譯本》:獎賞(註腳:或譯作「報酬」)
《呂振中譯本》、《思高譯本》:賞報
 
「賞」、「賜」、「獎」這些字,都是指獎勵,不是指報酬。以上的幾個詞語,只有「報」、「酬」兩個字才可以有事前約定報酬的意思。
 
另外出現的一個字,是「償」,用在「報償」這個詞語,典故包括:《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每漢兵入匈奴,匈奴輒報償。漢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漢使,必得當乃止。」這大概是指事後酌情報答他人。不過,「償」字在現代漢語中,卻常常指「償還」(例:合約法中約定的償還欠款) 或「補償」(例:過失法中對傷者的補償)。這是上述「酬金 」和「獎勵」之外的第三個概念。
 
天上的μισθός,是不是天父與我們「事先約定」的,還是「酌情」的,是個神學問題,我不在此討論。但譯者應否自行判斷,還是留給讀者研究呢?《新漢語譯本》的譯者在註腳把另一個意思說出來,只說「或譯作」,沒加評語,讀者要自行判斷哪個才是原文的意思。環球聖經公會在網頁解釋,這個詞的本意是酬金、工資,也可引申指各種基於某人行為而給他的獎勵或懲罰,便譯作「報償」。
 
您會把μισθός譯作什麼?
0 評論

〈啟示錄〉8:13 μεσουράνημα 應如何譯?

26/3/2017

0 評論

 
《和合本》、〈啟示錄〉8:13: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他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
「空中」的希臘文原文是 μεσουράνημα (G3321), 可能是μέσος(G3319,中間、……之中)及οὐρανός(G3772,穹蒼、天頂……)的複合字。現代人乘飛機可能多過坐船,但二千年前的作者用οὐρανός 這個字,總帶有神秘、敬畏之意,並非單純指「天上」的位置。現代漢語中,如要含有這種感覺,可能用「穹蒼」之類的詞語最貼切,但這些詞語又難以和μέσος 的中文詞語(中間、中央……)組合,實在很難準確翻譯。

《和合本》譯作空中,較近期的譯本如何譯?

《和合本修訂版》、《中文標準譯本》:空中
《現代中文譯本》:高空
《思高譯本》:天空中
《新漢語譯本》:半空中
《環球新譯本》:高空中央
《呂振中譯本》:在天頂點上

《呂振中譯本》在1970年出版,選用了在天頂點上,雖然較生硬,但能帶出這個複合字並非謹謹指「在天上的位置」。其他譯本,大概謹指出了位置,有欠原文詞彙的色彩。

Larry Pierce 對這個字的解釋是:I. mid-heaven; II. the highest point in the heavens, which the sun occupies at noon, where what is done can be seen and heard by all。Strong (1890) 的解釋是:from a presumed compound of G3319 and G3772; mid-sky:—midst of heaven。環球聖經公會的網頁說,這個複合詞是指太陽在天空上升至最高的一點,即天頂、中天,人人易見,是宣布信息的最佳位置云云。我不知二千年前的讀者是否會意是宣布信息的最佳位置,但今天的讀者讀到「高空中央」,卻未必感受到。當然,「高空中央」起碼令讀者可察覺這是個複合字,總較1919年版「空中」的意思深入一層。您的意見如何?
0 評論

Be Inspired 感動之旅

11/3/2017

2 評論

 
Be Inspired
為配合 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抄本展覽,漢語聖經協會特別出版了中、英文版的《感動之旅  預苦期四十日靈修默想》(Be Inspired—40 Days of Devotional for Lent)。

作者斯科特・卡羅爾(Scott Carroll)及托德・希拉德(Todd A. Hillard),選了四十段經文,帶領讀者分四十日閱讀,每天配合靈修默想的文章、反省問題、回應禱吿,也配合聖經抄本或印刷本的小故事。

例如在此書的第六日,引用的經文是〈出埃及記〉34:1-28,介紹的聖經抄本是納什蒲草紙抄本(Nash Papyrus),短短的靈修默想文章由摩西的西奈山事件談到保羅歸主,深入淺出,實在不容錯過。

本書於漢語聖經協會網站出售。

《感動之旅 預苦期四十日靈修默想》
2 評論

The INSPIRED Exhibit 「感動之旅」聖經展

11/3/2017

0 評論

 
The Inspired Exhibit 「感動之旅」聖經展,將在兩星期後在香港舉行,展出超過七十多項展品,包括公元前二世紀的希伯來文納什蒲草紙抄本(Nash Papyrus)、古代聖經卷軸、中世紀聖經印刷本,也包括古舊的中文聖經手抄珍本。觀眾像走進時光隧道,親身感受聖經流傳的歷史。
參觀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

Inspired Exhibit 2017 from St Andrew's Church on Vimeo.

​日期:2017年3月23日至4月11日 (星期一至六:上午十時至晚上九時半;星期日:下午三時至晚上九時半)
地點:香港九龍彌敦道138號聖安德烈堂 (免費入場)
圖片
參觀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
0 評論

    RSS 訂閱

    文章更新日期

    五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七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三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九月 2013
    七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文章分類
    受技術限制,暫以英文標記分類

    全部
    Antique Bible
    Archaeology
    Bible Copyright
    Bible History
    Bible Publication
    Bible Software
    Blog Notes
    Book Review
    Canonicity
    Cantonese Bible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Dialects
    Difficult Words
    Exhibition
    Friends' Contribution
    Grammar
    Interview
    Issues In Translation
    News Comment
    News Update
    Semina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ranslation Case Study
    Translators
    Video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