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標準譯本》(Chinese Standard Bible)是Global Bible Initiative (前稱 Asia Bible Society)與Holman Bible Publishers合作翻譯並出版的譯本,新約於2008年9月在香港首次發行。 此譯本以當代中國大陸通用的普通話作翻譯語言,據該協會稱,大約初中三年級中文水平便可理解。此譯本的另一特色是採用電腦協助分析,目的使原文與譯文可以對應,因此據該協會稱,在翻譯的過程中就已可形成串珠。 此譯本有多種發行媒體,包括網上版(MyStudyBible, BibleGateway, YouVersion, Biblos),手機程式(OliveTree Bible Study App, e-Sword),電子書(CHM, EPUB)及印刷版。 Global Bible Initiative在網站刊登了一篇短文,簡介《中文標準譯本》的翻譯原則,見此處。 《中文標準譯本》舊約的原文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但在有需要時也參考其他抄本。新約的原文底本是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UBS4),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 [ISBN: 3438051109] 及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NA2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ISBN: 3438051001]。 作者:小標
0 評論
作者:小標 李槢(杕),字問漁(1840–1911),教名Laurentius,又名李浩然,是位神父,是天主教耶穌會會士。他在1887年完成翻譯《宗徒大事錄》(Acts of the Apostles),上海慈母堂出版。 1897年,李問漁完成翻譯四福音書,由拉丁通行本(the Vulgate)翻譯成中文,並加上注釋,以《新經譯義》為名,同樣由上海慈母堂出版。 此書在1907年重印的版本可在「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找到。該版本注明在1897年譯印,1907年由上海慈母堂重印。1907年的重印本序,署名如下:「一千九百七年夏江南耶穌會隱名士識」,序中提到:「蒙於光緒丙申、譯萬日畧四卷、乙巳秋譯宗徒大事錄一卷、次第刋行、以廣傳佈、用揚天主榮耀、並乞垂憫鄙人」。光緒丙申是1896年,乙巳是1905年,但李問漁署名的《宗徒大事錄》早於1887年出版,如果說《新經譯義》同樣是李問漁的譯作,或許他出版《宗徒大事錄》後改變作風,決意隱姓埋名,並在1905年秋季重譯《宗徒大事錄》。 《新經譯義》另一重印本在1926年出版,該版本曾經在「聖經二千展覽」展出;該展覽在2000年11月2至6日於香港舉行,由(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及(基督教)香港聖經公會聯合舉辦。該展品的照片收錄在該展覽的紀念圖集《聖經珍藏》中,其說明由一位隱名的耶穌會士翻譯。
這項說明與同樣是思高聖經學會撰寫的《聖經簡介》(1981年8月15日)有出入,因為後者說其內容是新約全書。可能《聖經簡介》的內容有誤;否則代表《新經譯義》的譯者可能另有其人。 不過,大部份學者都仍然認為李問漁應該是《新經譯義》的譯者,例如:蔡錦圖:《天主教中文聖經翻譯的歷史和版本》。 |
文章更新日期
十一月 2023
文章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