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剛把「信望愛聖經工具」加進《聖經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應用程式推介》中。 「信望愛聖經工具」由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開發,該中心搜集了許多聖經的參考資料,也提供了網上平台讓大家討論信仰問題。《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正是他們的一部份。 我在2012年8月認識了好友 chpi 弟兄,他是《珍本聖經數位典藏》的主持人,他和其他義工花了許多時間,搜集幾百本珍本中文聖經的掃描檔,按照圖書館的方式進行整理,為一本本的珍本聖經建檔記錄。 我很高興可以把《珍本聖經數位典藏》連結到此網站,當然也樂意互相合作,無條件讓他們使用本網站的任何資料。 也要感激好友 Peggy Ng 傳道,提醒我在《聖經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應用程式推介》中補上這個程式。 作者:小標
0 評論
作者:小標 《當代聖經》(Chinese Living Bible) 由漢語聖經協會有限公司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Limited籌劃翻譯,該會前身是成立於1987年11月的當代聖經出版社,而當代聖經出版社的前身,便是早在1968年成立的國際新力出版社(Living Bibles International)的香港辦事處。
《當代聖經》(Chinese Living Bible) 按 The Living Bible 為藍本翻譯成中文,新約於1974年以《當代福音》為名出版,新舊約全書則以《當代聖經》為名於1979年出版,由天道書樓代為經銷;台灣版則以《今日佳音》為名,由台灣的中國主日學協會經銷。 原英文版的The Living Bible 則於1971年在美國出版,譯者是泰勒(Kenneth N. Taylor),是根據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1901) 為藍本翻譯,版權屬 Tyndale House Foundation。其後泰勒邀請一些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學者修訂該譯本,重譯並以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LT)為名出版。 後來漢語聖經協會根據 New Living Translation 為藍本,翻譯新的中文譯本,名為《新普及譯本》(Chines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延伸閱讀: 作者:小標 朱寶惠在1912年於金陵神學院畢業,其後再於南京聖道書院進修神學,並向美國傳教士賽兆祥牧師(Rev. Absalom Sydenstrickor, 1852-1930)和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教授(John Leighton Stuart)學習希臘文。
朱寶惠於1920年開始與賽兆祥合作,開始以國語重譯新約聖經。1929年,他們合作的新約全書第一次出版,但出版不久,兩人已決定須再修訂。 賽兆祥於1930年病逝,朱寶惠獨力繼續修訂的工作,在1936年完成《重譯新約全書》,並在書中補入了「倡始人賽兆祥博士小史」。《重譯新約全書》完稿後,得到賽兆祥之女、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女士(Pearl. S. Buck)的資助,於1936年6月由上海競新印書館印刷出版。 朱寶惠在1936年完成的譯本與較早前他與賽兆祥合作在1929年出版的譯本有不少差別。首先,賽兆祥主要以 von Soden (1913) 及James Moffatt (1922)作依據,但朱寶惠卻以幾個希臘文文本為依據(Foley, 2009, p.31,引述Zetzsche, Bible in China, p.339-343)。此外,朱寶惠在1936年完成的譯本,其翻譯的主要目的是給他的希臘文學生作補充材料用,因此他的譯本獲評為相當忠於希臘文原文(Foley, 2009, p.31)。 朱寶惠在《重譯新約全書》的「例言」,列出以下參考譯本,但其中部份書名不清晰,也沒有出版年份和其他資料,只能原文照錄:
《重譯新約全書》曾於1993年和2007年在香港重印發行(Foley, 2009)。 《重譯新約全書》的副題為《串珠注解、原文釋詞》,此譯本加入串珠,令經文可以互相參解,可以讓讀者「以經解經」。書後附刊原文譯詞和圖表。 陳少蘭(2005)稱朱寶惠曾經翻譯舊約,並在1939年出版新舊約合訂本,但根據朱寶惠之子朱太平提供的資料(見《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似乎朱寶惠只翻譯新約,沒有翻譯舊約,Foley(2009)同樣沒有提及朱寶惠曾經翻譯舊約。 |
文章更新日期
五月 2022
文章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