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香港: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

26/9/2016

0 評論

 
香港報章《am730》今天頭版報導,在香港粉嶺,剛落成了一間私人聖經博物館,佔地二萬六千呎,擺放逾400件聖經文物,名為「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其中「夏達華」一詞,取其希伯來語譯音,意思是研讀上帝話語的學校。記者更訪問夏達華研道中心導師黃德光。
博物館分為多個部分,其中兩個展館分別展示新、舊約時期的聖經文物。據報章報導,部份​文物原屬以色列前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的私人收藏,後來被機構買下來,形容是「可遇不可求」。
報章報導連結
图片

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
電話:+852 62082693
電郵:info@hadavarbiblicalmuseum.org.hk
Facebook: 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 HaDavar Biblical Museum
辦公室地址:香港新界粉嶺崇謙堂村5A ​
0 評論

聖經如何分章節?

18/9/2016

0 評論

 
聖經正典共有多少卷書?答案:66卷,未計次經。

聖經正典共分多少章?答案:共分為1,189章。

聖經正典共分多少節?答案:共分為31,173節。

​為什麼要分章節?誰負責分章節?何時分章節?是否所有聖經都分章節?詳見:《聖經如何分章節?》。
聖經如何分章節?
0 評論

馬禮遜譯本

16/9/2016

4 評論

 
作者:小標
Picture馬禮遜 (繪畫: John Richard Wildman;公有領域;來源:Wikipedia)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是英國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宣教士。他在1807年抵達澳門,後往廣州,在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前稱大英聖書公會)的資助下,以文言文翻譯,於1813年譯成新約全書,次年以《神天新遺詔書》為名在廣州出版。

隨後馬禮遜又在另一位英國倫敦傳道會宣教士米憐(William Milne)的協助下,於1819年譯成舊約全書。新舊約聖經全書合稱《神天聖書》,於1823年在馬來西亞的荷蘭屬地馬六甲(Malacca)刻板印行(線裝本,21冊)。

馬禮遜譯經前,有參考「白日昇譯本」的抄本,據說該抄本是馬禮遜的助手騰抄的 (蔡錦圖:《天主教中文聖經翻譯的歷史和版本》)。

1828年,他編寫字典《廣東省土話字彙》(掃描版: Google Book),初版在澳門出版,共六百多頁,分三部份:英漢、漢英、詞語及片語。

馬殊曼譯本採用「蘸」字譯 baptism,因此浸禮宗多年來印行和流傳此譯本;馬禮遜譯本用「洗」字,所以多由其他宗派使用。

馬禮遜譯本與馬殊曼譯本有合稱爲「二馬譯本」,兩個譯本都用「神」字譯 God。

馬禮遜一直盡心推動教育。早在1818年,他和米憐一起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該校在1843年遷到香港。馬禮遜逝世後,後人在廣州成立「馬禮遜教育協會」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推動教育發展。該協會於1873年3月18日舉行會議,同意撥出港幣3000元為中央書院(The Central School,後稱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設立馬理遜獎學金,條件由中央書院校長、在任的佑寧堂牧師及倫敦傳教會的高級傳教士擬定。該基金累積到1896年,已超過港幣五百萬元。1934年11月9日,香港法例賦予馬理遜獎學基金法團地位,繼續管理為皇仁書院而設的獎學金。這是香港唯一以法例成立、為單一中學而設的獎學金。

馬禮遜的《神天聖書》,其掃描本可在澳洲國家圖書館的網站上免費閱讀。澳洲國家圖書館收藏了二百多萬份手稿,並特設亞洲藏品閱讀室,收藏大量中文和其他亞洲語文的書籍,詳見其介紹。

澳洲國家圖書館收藏「馬禮遜譯本」的數碼掃描本
图片
圖片來源:Google Book
馬禮遜譯本
馬禮遜譯本,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圖片
1815年原書翻拍
圖片
上圖:馬禮遜編寫的中英字典內頁(1815年);原書翻拍
參考資料:
STOKES, Gwenneth and John, Queen’s College, Its History 1862-1987, pp.4, 16
《馬禮遜獎學基金條例》 (香港法例第1037章)
4 評論

    RSS 訂閱

    文章更新日期

    五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七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三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九月 2013
    七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文章分類
    受技術限制,暫以英文標記分類

    全部
    Antique Bible
    Archaeology
    Bible Copyright
    Bible History
    Bible Publication
    Bible Software
    Blog Notes
    Book Review
    Canonicity
    Cantonese Bible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Dialects
    Difficult Words
    Exhibition
    Friends' Contribution
    Grammar
    Interview
    Issues In Translation
    News Comment
    News Update
    Semina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ranslation Case Study
    Translators
    Video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