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楊格非譯本

1/11/2017

0 評論

 
作者:小標 
图片楊格非;公有領域 (來源:Wikipedia)
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屬英國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傳教士,1855年到上海,1861年移居漢口。1885年以淺文理 (半文言半白話) 翻譯新約出版,1905年出版〈創世紀〉至〈雅歌〉。

在此譯本前,大部份聖經譯本都是文言文,只有賀清泰、麥都思、施敦力、施約瑟和北京翻譯委員會曾以白話翻譯聖經。1877年的傳教士大會(見The Chinese Recorder (1877) 533頁)前次提出用「淺文理」重譯聖經,多數人也同意,不過沒有立即付諸實行。
 
「淺文理」或「文理」都不是華人的詞彙,而是十九世紀在華外籍傳教士的術語,其實是指類似《紅樓夢》等當年流行作品用的文體。雖然清朝的文人雅士只會把《紅樓夢》視作「白話章回小說」而不是文言文,但當年傳教士卻認為這種文體正好合用,因為大眾看得明白,也不會像官話聖經般被視為過份「通俗」;當然,五四運動後的「白話」,又是另一回事。
 
楊格非在1883年決定將〈馬可福音〉譯成「淺文理」,1884年完成福音書,1885年完成新約全書,之後他馬上着手修訂已出版的譯本。1886年印行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修訂本,1889年出版新約全書的修訂本。舊約沒有完工,1905年出版〈創世紀〉至〈雅歌〉。
 
楊格非翻譯的聖經大部份由漢口的蘇格蘭聖經會(National Bible Society of Scotland,現稱蘇格蘭聖經公會)印行。
 
另外,楊格非亦以北京官話翻譯新約,1887年完成福音書,1889年完成新約,以《新約全書》為名出版,1898年出版〈詩篇〉和〈箴言〉,1905年出版〈創世紀〉至〈雅歌〉。尤思德(Zetzxche, 1999, Ch. 8)參考《蘇格蘭聖經會年報》1890年第34頁(National Bible Society of Scotland: Annual Report (1890) p.34)後寫道,蘇格蘭聖經會很欣賞楊格非的官話譯本,視他的譯本為該會在華的核心計劃,甚至認為可以阻止1890年傳教士大會通過啟動《和合本》的決議;雖然蘇格蘭聖經會終於不反對《和合本》計劃,但只是在以楊格非譯本作為《和合本》藍本的條件下才答應。

楊格非很注重譯文是否易懂,他在1886年寫信到《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回應一篇對他的〈詩篇〉淺文理譯本的書評如下:“... I know from actual experience that the Delegates’ Version is, in point of style, far beyond the reach of ordinary readers. Whilst very many of our converts can read intelligently and with pleasure to themselves the Scriptures in the easy Wen, there are but few among them to whom the style of the Delegates does not render the sacred volume a sealed book.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an read a book in high Wen-li is very small.” 楊格非觀察準確,「委辦譯本」(Delegates’ Version)的文言文,到了清末時代,已很少人看得懂。所以他繼續在信中解釋,他的〈詩篇〉譯本,與他早前出版的新約全書相同風格,用語是高深的文言文和通俗的口語之間,期望普通人看得懂,學者也尊重(“... not beyond the literary powers of the ordinary reader, and yet high enough to command the respect of the more advanced scholar”)。在信中,他強調他從原文希伯來文翻譯,英文譯本和參考書作輔助;他在信中也點名指出他在翻譯的過程中有參考「委辦譯本」、「裨治文譯本」、「包爾騰、白漢理譯本」、「施約瑟譯本」等。(Thompson, 1906, pp. 439–440)

楊格非在1885年寫了篇短文 (見下圖掃描本,Griffith John (1885), “Leading Rules for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Recorder, 16冊, 381-386頁),解釋自己的譯經方針:

圖片

楊格非的譯經方針
楊格非各譯本內文 (珍本聖經數位典藏)
參考資料:
R. Wardlaw THOMPSON (1906), Griffith John 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0 評論

    RSS 訂閱

    文章更新日期

    五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七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三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九月 2013
    七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文章分類
    受技術限制,暫以英文標記分類

    全部
    Antique Bible
    Archaeology
    Bible Copyright
    Bible History
    Bible Publication
    Bible Software
    Blog Notes
    Book Review
    Canonicity
    Cantonese Bible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Dialects
    Difficult Words
    Exhibition
    Friends' Contribution
    Grammar
    Interview
    Issues In Translation
    News Comment
    News Update
    Semina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ranslation Case Study
    Translators
    Video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