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新廣東話聖經

7/6/2017

3 評論

 
漢語,可分為官話 (漢晉時期稱為通語,明朝稱官話;如:北京官話)、湘語 (如:湖南湘語、四川湘語)、吳語 (如:江浙吳語)、贛語 (如:江西贛語)、客語 (又稱:客家話)、閩語 (又稱:福建話)、粵語 (又稱:廣東話、廣府話) 七大類。

如要精確劃分,粵語是「廣州話」,是粵語的廣府片,主要在珠江三角地區用,而不是整個「廣東」省的常用語言。現時估計可能有三千萬人的母語是粵語,除珠江三角地區外,也包括許多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和一些由廣東移民到溫哥華、多倫多、悉尼、墨爾本、三藩市、洛杉磯、紐約、波士頓的華人。
 
粵語起沿於嶺南,即五嶺之南。秦始皇 (公元前246—210年) 曾統一整個嶺南,設郡置縣,之後由獨立於中原的南越國佔領。公元前111年,漢朝吞併整個嶺南,上古漢語與百越各族各話互相影響,發展成後來的粵語。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許多中原人遷徙至嶺南,古粵語與中原古漢語的發音漸近。到了唐朝,粵語與中原漢語的發音可能更接近。
 
不過,宋朝滅亡後,中國官話起了很大變化。蒙古征服南宋後,北方的燕京首次成為「中央」。明朝滅元定都南京,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來的南京音為基礎音系確立國語。明永樂年間遷都北京。清代北方話的影響逐漸擴大。民初確立以北京官話為標準國語;經過元、明、清近八百年的變遷,北京官話與古漢語相去甚遠,例如聲調,只保留平、上、去;而入聲卻完全消失。反而現代粵語還保留了古粵語的特色,所以發音反而可能更接近唐、宋時期的中原漢語。除了發音外,粵語也保存唐、宋時期的詞彙,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與現代粵語的單字「望」用法相同,例如「望前面」(但北京官話是「看」;而「望」多只用來配詞,例如張望、眺望;如用作單字,意思通常指朝向,例如「望北走」,但粵語不會這樣說);杜甫的「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今天粵語仍然用「隔籬」,例如「去隔籬屋睇睇」,香港從來沒有人說「隔壁」;「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今天粵語的「凍死我啦」(官話是「冷得要命」);蘇軾的「寧可食無肉」,成了今天粵語的「食」飯 (而不是北京官話的「吃」飯」);「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之中的「肥」字,用法與今天粵語相同,例如「減肥」、「食肥肉」,粵語從來沒有「胖」;另外的例子還有「行行重行行」的「行」,例如行路(官話:「走路」)、行街(官話:「逛街」);「問君能有幾多愁」之中的「幾多」,成了今天粵語的「你今日有幾多份功課要做呀?」
 
從以上的歷史看,粵語似乎不是傳統意義的「方言」,例如不是威爾斯英語(Welsh English)或魁北克法語(Quebec French)等真正的方言;反而粵語本身卻有許多「粵語方言」,例如順德粵語、台山粵語等。既然所謂「廣東話」其實是粵語的廣府片,書寫系統其實就是粵語,所以「廣東話聖經」其實應該稱為「粵語聖經」。

在晚清期間的1907年,大英聖書公會 (現稱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 出版廣東話《新舊約全書》。

在民初1927年,美國聖經公會出版中英對照《新約全書》,英文是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中文是《廣東話新譯本》。

這兩個版本,剛好分別在《官話和合本》之前和之後出版。試以〈羅馬書〉12:2為例,比較《和合本》對廣東話譯本的影響:

1907年    廣東話《新舊約全書》:

咪效此世嘅風俗、心要換過新嘅、等你深知上帝善良嘅、可喜嘅、全備嘅旨意呀。

1919年    《官話和合本》: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927年    《廣東話新譯本》:

不可效法呢個世界、心意要更新來變化、等你哋知到乜嘢係上帝嘅良善純全可喜悅嘅旨意。

​2006年,香港聖經公會出版《新廣東話聖經》,內文經全新修訂。在此購買印刷本。

2006年   《新廣東話聖經》:

唔好效法世界,要等上帝完全改變你哋嘅心思意念,你哋就會明白上帝嘅旨意,知道乜嘢係良善、完全,佢所喜歡嘅。
香港聖士提芬會製作了廣東話版本的新約全書朗讀版​。
新約全書​廣東話朗讀版
圖片
圖片
3 評論

聖經廣東話譯本

29/10/2012

3 評論

 
作者:小標
最近《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新刊載了幾本珍本聖經的掃描本,其中包括了兩本廣東話譯本。較早出版的一本是1907年大英聖書公會出版的廣東話《新舊約全書》,較晚出版的是1927年美國聖經公會出版的中英對照《新約全書》(英文是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中文是《廣東話新譯本》)。這兩個版本,剛好分別在《官話和合本》之前和之後出版。試以〈羅馬書〉12:2為例,比較《和合本》對廣東話譯本的影響:

1907年    廣東話《新舊約全書》:

咪效此世嘅風俗、心要換過新嘅、等你深知上帝善良嘅、可喜嘅、全備嘅旨意呀。

1919年    《官話和合本》: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927年    《廣東話新譯本》:

不可效法呢個世界、心意要更新來變化、等你哋知到乜嘢係上帝嘅良善純全可喜悅嘅旨意。

如果比較2006年的版本,又另有一番趣味。
延伸閱讀 ⇨ 其他十九世紀廣東話聖經
延伸閱讀 ⇨ 2006年版的新廣東話聖經 介紹
新廣東話聖經
《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 ​其他新刊載的幾本珍本聖經如下:

閱 讀
1923  聖經全書  上海大英聖書公會
客家話

閱 讀
1927  新約全書  美國聖經公會
廣東話、英文

閱 讀
1826  我等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新約全書)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漢語 (文理)

閱 讀
1823  神天新遺詔書-救世我主耶穌新遺詔書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漢語 (文理)

閱 讀
新舊約全書  聖書公會
福州話(漢字版)

閱 讀 
1903  新約全書  楊格非(Griffith John)
漢語  白話(官話)

閱 讀
1906  新約全書  楊格非(Griffith John)
漢語  白話(官話)

閱 讀
1907
新舊約全書  聖書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廣東話

閱 讀   
1949
救世福音  馬相伯
漢語  白話(官話)
其他中文聖經資料
3 評論

    RSS 訂閱

    文章更新日期

    五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七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三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九月 2013
    七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文章分類
    受技術限制,暫以英文標記分類

    全部
    Antique Bible
    Archaeology
    Bible Copyright
    Bible History
    Bible Publication
    Bible Software
    Blog Notes
    Book Review
    Canonicity
    Cantonese Bible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Dialects
    Difficult Words
    Exhibition
    Friends' Contribution
    Grammar
    Interview
    Issues In Translation
    News Comment
    News Update
    Semina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ranslation Case Study
    Translators
    Video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