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經文類型

拜占庭經文類型 (Byzantine text-type) 又稱安提阿文本經文類型 (Antiocheian text-type);另一英文別稱是 Majority Text,也許可譯為「大多數文本」,因為現存世上的希臘文抄本,大部份均屬此類型,其中包括大部份的小階體抄本 (minuscules) 及許多較後期的大階體抄本 (uncials) 。還有另一別稱,叫「傳統文本」 (Traditional Text),因為十六世紀由伊拉斯謨 (Erasmus) 編訂的《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絕大部份都是依賴此經文類型的抄本;而《公認文本》也是許多「傳統」的譯本採用的希臘文新約底稿,包括 King James Version、Revised Version、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東正教的譯本等。
雖然現存大部份抄本都是拜占庭經文類型,但不代表這種類型的抄本最可靠,因為它們都是較後期出現的抄本,僅就大階體抄本而言,大部份都屬五世紀 (例如 #02, #04, #026, #032, #061) 或九世紀 (例如 #09, #011, #013, #020, #031, #034, #038);相反,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Alexandrian text-type) 卻多數在四世紀至五世紀出現,最早的甚至在公元200年出現,例如貝蒂蒲草紙抄本集(Chester Beatty Papyri)和伯默蒲草紙抄本集(Bodmer Papyri)。既然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早於拜占庭經文類型出現,所以凡兩者有不同之處,便很自然會令人聯想到是後者刻意修改前者。不過,我們不能單單靠年份便斷言早期抄本必定較可靠,因為即使是最早期的抄本也是公元200年才出現,距離原件書寫時間也有百多年。所以,我們才要繼續研究經文詮釋和鑒別。
一般意見認為,拜占庭經文類型與亞歷山大經文類型相比,後者較可靠;不過,現在仍有學者持不同意見。較早期的英文譯本 (例如 KJV) 較多依賴前者,但近年譯本 (例如 NIV, ESV) 的希臘文底稿,則較多參考後者。
拜占庭經文類型見於許多抄本,其中包括:
雖然現存大部份抄本都是拜占庭經文類型,但不代表這種類型的抄本最可靠,因為它們都是較後期出現的抄本,僅就大階體抄本而言,大部份都屬五世紀 (例如 #02, #04, #026, #032, #061) 或九世紀 (例如 #09, #011, #013, #020, #031, #034, #038);相反,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Alexandrian text-type) 卻多數在四世紀至五世紀出現,最早的甚至在公元200年出現,例如貝蒂蒲草紙抄本集(Chester Beatty Papyri)和伯默蒲草紙抄本集(Bodmer Papyri)。既然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早於拜占庭經文類型出現,所以凡兩者有不同之處,便很自然會令人聯想到是後者刻意修改前者。不過,我們不能單單靠年份便斷言早期抄本必定較可靠,因為即使是最早期的抄本也是公元200年才出現,距離原件書寫時間也有百多年。所以,我們才要繼續研究經文詮釋和鑒別。
一般意見認為,拜占庭經文類型與亞歷山大經文類型相比,後者較可靠;不過,現在仍有學者持不同意見。較早期的英文譯本 (例如 KJV) 較多依賴前者,但近年譯本 (例如 NIV, ESV) 的希臘文底稿,則較多參考後者。
拜占庭經文類型見於許多抄本,其中包括:
- 巴塞爾抄本 (Codex Basilensis) (#07),屬八世紀。
- 賽德爾抄本一 (Codex Seidelianus I) (#11) 及賽德爾抄本二 (Codex Seidelianus II) (#013),屬九世紀。
- 九成以上的小階體抄本(minuscules)。
- 亞歷山大抄本 (Codex Alexandrinus) (#02)的「福音書」部份,應屬於拜占庭經文類型,是現存最古老的拜占庭經文類型例子。但是,此抄本其餘部份,卻可算是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此抄本屬五世紀,現存於大英圖書館,包括了大部份《新約》的內容。見大英圖書館掃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