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兩字可以泛任何事物的權威著作,如「時裝潮流聖經」,或指聖哲經書,如《新唐書.藝文志一》:「自孔子在時,方脩明聖經,以絀繆異;而老子著書論道德。」當然,本網站所稱的聖經,僅指信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宗教經典。英文 Bible 一字,來自希臘字 βιβλία (biblía),原意是「書卷」。
基督宗教 (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以下簡稱基督教) 的《新約聖經》,同樣有27卷書,英文譯名相同,但中文譯名卻不一樣。至於《舊約聖經》,不單書卷譯名不同,書卷數目也有差別,東正教的《舊約》共51卷書、天主教46卷書、新教39卷書。詳見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聖經書卷目錄〉。
|
聖經正典共分為1,189章、31,173節。為什麼要分章節?誰負責分章節?何時分章節?是否所有聖經都分章節?詳見:〈聖經如何分章節?〉。
|
舊約原文主要是希伯來文,少部份經文以亞蘭文撰寫。
|
新約的原文是希臘文。
|
「次經」 (Deuterocanonical books) 一般指與猶太教的《塔納赫》直接相關,但不包括在《塔納赫》之內的猶太教文獻,也稱旁經、外典、後典、次正經。「偽經」(Pseudepigrapha)指次經以外的文獻,意思是「託名」著作,文獻聲稱的作者不是真正作者。大部份次經和偽經大約在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二世紀之間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