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圖片

翻譯方針


原文底本
《聖經.現代粵文譯本》的「計劃說明」中,我已經解釋,這不是正式的譯經計劃,因為我不是根據原文翻譯,而是根據《官話和合譯本》再進行「二次翻譯」。

我不懂原文。我對經文的理解,主要參考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ET Bible) 的註釋,而 NET Bible 的舊約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新約底本是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UBS4),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 [ISBN: 3438051109] 及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NA2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ISBN: 3438051001]。我想,勉強可以說,我有間接參考 BHS 1997 和 UBS4 / NA27 ,用來修改《官話和合譯本》的內容。

原文文本的異文,盡量在註釋中交代。我學識有限,不會隨便作抉擇而不在註釋中說明。 

為免誤會,謹此聲明:我在翻譯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參考香港聖經公會出版的《新廣東話聖經》。

翻譯取向
​《聖經.現代粵文譯本》的基本翻譯取向,重視表達聖經內容的時代、地理和文化背景,讓讀者代入原文作者的時空研讀經文,而不應以現代華人的眼光詮釋內容。不過,這不代表我會接受「歐化文法或句式」;相反,我很注重文句流暢,尤其是經文中的人物對話,一方面要配合原文語氣,但另一方面也要顧及粵語的語氣。

整體的翻譯取向,以準確傳達原文為首要原則。雖然我不懂原文,但我在「二次翻譯」的過程,參考了 NET Bible 的註釋和一些釋經著作。這些參考資料,我已在經文註釋中引述出處。

​翻譯手法傾向直譯,但如果直譯會容易引起誤會,才會考慮以功能對等的方式翻譯。粵語的文法和句子結構靈活多變,間中有些在官話白話文譯本中要用意譯、增刪、或改寫的經文,粵語也可用較傾向直譯的方式處理。我選擇傾向直譯的手法,目的是希望譯文既可用作深入考究經文,也可用作朗讀、講道和口傳福音。

經文應盡量保留原文詞彙和句子的色彩、情感、含意和修辭,特別注重表達原文的人物對話的語氣。若原文語帶雙關,而粵語未能表達,則會在註釋交代。

若原文以帶有濃厚文化或歷史背景的詞彙或方式表達,會傾向考慮直譯並在註釋交代意思,避免輕率地改為意譯;只有當直譯會容易引起誤會時才會改用意譯。

​讀者對象包括主內信徒,也包括對信仰全無認識的讀者。若
《官話和合譯本》的詞彙的字面意思可能令現代讀者誤會,則會避免;例:「異象」(字面意思可被誤解為「異常的現象」)、「律法」(原意即「法律」的現代意思,但可能被誤解為有特殊意思)。不過,具深厚神學意義的名詞,則會沿用,原因同樣是為了避免誤會,例:「恩典」、「恩賜」、「稱義」、「救贖」等。

詞彙、語法、標點符號
《聖經.現代粵文譯本》務求採用標準粵語詞彙和語法。鑒於目前未有公認的「規範粵語」,我在「二次翻譯」的過程中,或多或少也同時在嘗試建構「規範粵語」。我持守的基本原則如下:
  • 不採用曇花一現的詞彙或語法,務求歷久彌新。
  • 盡量避免用成語,因為中國典故與聖經的歷史背景互有衝突。同樣道理,選擇詞語時,也盡量避免中國典故引起誤解。
  • 顧及粵語表達的語氣,必須與原文的語氣配合。
  • 注意粵語字詞的多重意思和弦外之音,避免引起誤會。
  • 若不同時代的粵語詞彙和語法有差異,就選擇以1970年代的粵語為準。選擇這個時代,原因是當年的粵語受外文的影響較少,而又不至於太古老。況且我就是在那個年代成長,很清楚知道當年的粵語是甚麼模樣。
《聖經.現代粵文譯本》採用當代規範的標點符號守則。破折號按照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的《中文排版需求書》規定,用兩條U+2014 em dash (顯示如:——)。引號用「」而不用橫排的 “”,以便內文隨時可改為直排。人名、地名等不用專名號。

粵語漢字
粵語漢字至今仍未有完整及標準的方案。《現代粵文譯本》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建議一套完整的方案,讓打算建立標準方案的學者參考。我建議的方案如下:
  • 以常用為先決條件。
  • 採用香港政府的中文界面諮詢委員會制定的《香港增補字符集—2016》(已納入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IEC 10646)。
  • 只用方塊字,不用拼音。例:「啲」(不用:D)。
  • 可以用新造字,但必須早在廣州、香港、或澳門等地常用。例:「佢」、「冇」等。
  • 盡量考慮用本字 (例:「攰」);但已廢棄或近乎廢棄的古字則不用。

聖號
《和合本》音譯為「耶和華」,《聖經.現代粵文譯本》譯作「上主」。

​《聖經.現代粵文譯本》用「神」(不加空格在前) 而不用「上帝」,因為​儒家四書五經中所指的「上帝」,顯然不是指聖經中的三一神。如上所述,基本原則是避免選用帶有強烈中國典故的詞語,所以也不用「上帝」。

人名、地名、代詞、度量衡等
聖經人名改用《和合本修訂版》的譯名。

現代通用的地名 (例:意大利) 採用粵語通用譯名,如廣州、香港、澳門三地有不同譯名,則以香港最通用的譯名為準。古代地名沿用《和合本修訂版》的譯名。

粵音的代詞不分性別,即:「我」、「你」、「佢」。有些譯本採用神聖代詞(deity pronouns),例如部份英文譯本用大階字母代詞 Him 和 His,或部份中文譯本的「祂」。不過,正如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的序言表示,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沒有「大階字母代詞」這種做法,部份古代的英文譯本也沒有,所以English Standard Version不會這樣做。同樣,《聖經.現代粵文譯本》也不會用神聖代詞。

度量衡制度採用聖經時代之單位,以音譯方式翻譯,當代的對等單位則放在註釋。

榮耀神
近代的聖經譯本,翻譯員、編輯和顧問人數動輒過百。我這個「二次翻譯」的譯本,實在不敢比擬。不過,神總是利用滿身缺陷的東西來榮耀他的大能。謹此謙卑地把《聖經.現代粵文譯本》獻給神;求神使用。

參考書目
我在翻譯過程中曾經參考的書目 (註釋將會沿用以下縮寫):
  • ​BHS 1997: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
  • CUV: 官話和合本 (Chinese Union Version)
  • NA27: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ISBN: 3438051001]
  • NET: The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ET Bible)
  • RCU: 和合本修訂版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 UBS4: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 [ISBN: 3438051109]

← 計劃說明
目錄 →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