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新約時期的經外文獻



圖片
ISBN: 9780557165766; Apostolia.communications 出版,版權所有:2010年,Jackson H. Snyder
新約時期的文獻眾多,其中27卷成了正典,其餘的可統稱為「經外文獻」(extrabiblical literature)。有些人把這些文獻稱為「新約次經」,但這名稱容易令人誤解,因為「次經」(apocrypha)或「後典」(deuterocanonical books)通常是指包括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the Septuagint)中,但不包括在於猶太教的《塔納赫》(希伯來聖經) 的著作,著作期都在耶穌出生前;但是,新約時期的「經外文獻」,顧名思義,是主耶穌釘十字架後的著作。

有些人更仔細區分這些正典之外的文獻為「經外文獻」(extra-biblical literature)和「典外文獻」(extra-canonical literature)兩類,後者指一些與正典有特別密切關係的文獻。不過,我們不會如此深入地探討,因此謹以「經外文獻」作統稱。

「經外文獻」也可稱為「爭議的書卷」(Antilegomena),但後者除了包括以下所述的「經外文獻」外,也包括27卷新約正典中,在某些時期曾經受爭議的書卷,包括〈希伯來書〉、〈徒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雅各書〉、〈啟示錄〉等。為免誤會,以下只用「經外文獻」這個名稱。



使徒教父的著作
公元第一、二世紀的「經外文獻」很多,其中較著名的「使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著作包括:
  • 《巴拿巴書信》(Epistle of Barnabas):這「經外文獻」獲重視,因為此書卷收納在西奈抄本 (Sinaiticus),中,現存於大英圖書館,是今天世上唯一包括整部《新約》的大階體抄本,屬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Alexandrian text-type)抄本,是1881年出版 Westcott and Hort,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Original Greek 的主要參考抄本之一。《巴拿巴書信》約於公元90-130年間成書,詳見:〈巴拿巴書信〉。
  • 《黑馬牧人書》或譯《何而馬牧者》(The Shepherd of Hermas):同樣,此書卷收納在西奈抄本中,極獲重視,是長篇的使徒教父著作,約在公元115-140年間成書。這是是啟示文獻,內容包括異象、命令、比喻等。
  • 《革利免一書》或譯《革利免前書》(The First Epistle of Clement):他是保羅的同工,當哥林多信徒起紛爭之後,革利免寫信勸勉他們,勸勉他們和平合一。此書信約在公元70-140年間成書。此書卷收納在亞歷山大抄本 (Alexandrinus)中。
  • 《革利免二書》或譯《革利免後書》(The Second Epistle of Clement):根據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Caesariensis),《二書》並非與《一書》同一作者。這是正典之外,現存世上最早的信仰講章,從第二世紀初亞歷山大教會傳下來,內容論到基督的救恩,並以此勸勉信徒。
  • 《十二使徒遺訓》又譯《十二使徒對外邦人所論主的教訓》(Didache, 又譯:The Teaching of the Twelve Apostles):約公元80-120年間,像門徒訓練手冊般,與現代的常見問題集(FAQ)類似,說明受洗前須明白的教導,包括洗禮、禁食、祈禱、聖餐的形式及意義等。
  • 《伊格納修書信》或譯《伊格那丟書信》(Epistles of Ignatius):共七封書信,所以又稱《伊格那丟七書》,作者是約翰的門徒,在二世紀初任安提阿主教。七封書信分別致以弗所人(Ephesians)、馬內夏人(Magnesians)、他拉勒人(Trallians)、羅馬人(Romans)、非拉鐵非人(Philadelphians)、士每拿人(Smyrnaeans)、坡旅甲(Polycarp, Bishop of Smyrna)。
  • 《坡旅甲致腓立比人書》(Epistle of Polycarp to the Philippians):他是士每拿教會的主教(Bishop of Smyrna),寫於公元110至140年之間。
  • 《坡旅甲殉道記》(Martyrdom of Polycarp):坡旅甲殉道時間有幾個說法,大約在155至177年之間。
  • 《帕皮亞殘篇》(Papias of Hierapolis, fragments):是有關希拉波立主教帕皮亞的文字記錄,其中有部分文字談到馬太福音與馬可福音的成書過程,是研究福音書的重要史料。
  • 《致丟格那妥書》(Epistle to Diognetus 或稱 Epistle of Mathetes to Diognetus):作者姓名不詳,主題是護教,說明基督教與異教、猶太教之間的不同。


其他文獻
除使徒教父的著作之外,還有其他,例如:
  • 福音類,例如《雅各福音》(Gospel of James)、《馬吉安福音》(Gospel of Marcion)、《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彼得福音》(Gospel of Peter)等。
  •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的文獻,例如:《雅各密傳》(Apocryphon of James)、《猶大福音》(Gospel of Judas)、《馬利亞福音》(Gospel of Mary)、《約翰密傳》(Apocryphon of John)等。
  • 歷史書,例如:《彼得行傳》(Acts of Peter)、《約翰行傳》(Acts of John)、《保羅行傳》(Acts of Paul)、《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等。
  • 書信類,例如:《哥林多三書》(Thir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老底嘉書》(Epistle to the Laodiceans)等。
  • 啟示類,例如:《保羅啟示錄》(Apocalypse of Paul)、《彼得啟示錄》(Apocalypse of Peter)、《多馬啟示錄》(Apocalypse of Thomas)等。


參考資料
以上「使徒教父」的中譯本,見黃錫木《使徒教父著作》:
黃錫木《使徒教父與新約研究》,刊於《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


返回〈新約聖經由來〉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