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教牧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 凱撒利亞經文類型
        • 拜占庭經文類型
        • 西方經文類型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新約經外文獻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譯本 >
      • 現代中文譯本
      • 和合本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當代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出版機構 >
      • 聯合聖經公會
      • Biblica
      • 香港聖經公會
      • 香港思高聖經學會
      • 漢語聖經協會
      • 環球聖經公會
      • 台灣聖經公會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聖經手機程式
    • 聖經印刷本
    • 早期聖經譯本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翻譯漫談
    • 聖經翻譯史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Blog
  • 網站背景
    • 網站導航
    • 我是誰?
    • 信仰立場
    • 參考資料
    • 網站起源
    • 友好連結
  • English
    • Privacy Policy

馮象譯本

圖片
馮象(Peter Feng)是上海人,哈佛大學中古文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J.D.,是專業博士學位,不是學術博士學位),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1993-1999),自稱非基督徒。其翻譯的聖經單行本包括《摩西五經》(2006)、《智慧書》(2008)、《新約》(2010),由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有關「馮象譯本」的評論和爭議,見維基百科的「參考資料」列,其中較全面的評論有二:

1. 黃錫木(2007):〈一部非信徒翻譯的聖經–評馮象譯註《摩西五經》〉,《時代論壇》1024期, 2007年4月12日;

2. 施尤禮、黃錫木(2010):〈論馮象的譯經工作〉 (A Study on Feng Xiang’s Transl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Phenomena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48期,2010年1月。
​
在眾多的評論中,其中張達民的措詞似最強烈(如:「學術假象」),而馮象亦以律師日常寫「警告信」的言辭回應(如:「谴责张达民」(簡體字)),大家可自行判斷。張達民是《環球新譯本》的主編。

雖說每個國家和地區的
牛津大學出版社都獨立運作,但整體來說也算是出版聖經的「老手」,早於十六世紀已開始印刷和出版聖經;其實當年英格蘭也只有牛津和劍橋才可獲准出版聖經。也許香港的牛津大學出版社也知道馮象譯本引起爭議,所以在其網頁上,也不亢不卑地說明此譯本的翻譯方針,指出:

「譯經的目的,一是為中文讀者 (包括信友和聖經學界) 提供一個可靠的中文學術譯本,二是力求讓《聖經》立於中國文學之林,進入漢語主流文化。」牛津大學出版社直言,傳教跟做學問「是完全不同的事業,沒有哪個譯家可以兼而得之。因此,這個譯本也許會影響到『牧靈』譯本的修訂和術語措辭,但不可能取代其中任何一種。」

牛津大學出版社更指出,教會必定積極宣道,因此,「在此意義上,譯經,即使是『非教徒』的譯經,也不僅僅是『文化保育』。」接著出版社在網頁說的這句話,意思不太清晰,但可能道出了譯者自己的意念:「隨着宗教復興和中國社會行將展開的倫理重建,是會為越來越多的國人聆聽而認識的。一個日益多元化的容納不同信仰的社會,需要這樣一份『生命的糧』。(〈約翰福音〉6:35)」(網頁在2019年4月摘錄)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資料紀錄如下:

新約  馮象譯註 2010年  ISBN 978-0-193958-94-4
新約(修訂版)  馮象譯註  2017年  ISBN 978-0-190979-74-4

智慧書  馮象譯註  2008年  ISBN 978-0-195498-32-5
摩西五經   馮象譯註  2006年  ISBN 978-0-195964-89-9
摩西五經(修訂版)  馮象譯註  2013年  ISBN 978-0-193990-39-5
聖經由來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
翻譯聖經
常用中文聖經譯本
聖經譯者
聖經出版
網上聖經
聖經手機程式
珍本聖經
網誌 blog
網站導航​
聯絡我.轉載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