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God
自有永有的獨一真神,是信仰的核心,卻沒有「名字」。不過,正如摩西 (梅瑟) 對神說,若別人問貴姓大名,應怎樣回覆?祂答道:「אֶהְיֶה אֲשֶׁר אֶהְיֶה」(〈出埃及記、出谷紀〉3:14)。即是甚麼意思?我們應如何以中文稱呼祂?
寫作中;2023年刊登。
此文將會附帶討論「禮儀之爭」和「利瑪竇規矩」,即利瑪竇十六世紀末來華傳福音時,允許中國教徒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引起的問題。教宗在1645年通過通諭,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但 1656年解除這禁令。克勉十一世在1704年下達諭令禁止教徒進行祭祖祭孔的儀式。1742年,本篤十四世重申禁令,並禁止一切的辯論。
利瑪竇主張中國人所謂的「天」和「上帝」本質上與天主教所說的「唯一真神」沒有分別,故祭天並無問題,而神也可譯作「天」、「上帝」、或「天主」。
麥都思堅持譯作「上帝」,並寫了《探討上帝一詞的正確翻譯法》一書。他1817年到馬六甲,後到巴達維亞佈道站。他的筆名是尚德者,出版期刊《特選撮要每月紀傳》,及小冊子《上帝生日之論》等。1843年,他到了廣州。
在麥都思在華的時期,美國傳教會主張譯作「神」,但倫敦會卻主張「上帝」。主張「上帝」的原因,是因為「上帝」一詞在中國古已有之,所以華人較易接受;而且「神」在中文的意思不一定指「最高主宰」的意思 (例如道教中的神靈)。但美國傳教會卻反對「上帝」,因為儒家四書五經中所指的「上帝」,顯然不是指聖經中的三一神,翻譯為「上帝」實屬不妥。
此文將會附帶討論「禮儀之爭」和「利瑪竇規矩」,即利瑪竇十六世紀末來華傳福音時,允許中國教徒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引起的問題。教宗在1645年通過通諭,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但 1656年解除這禁令。克勉十一世在1704年下達諭令禁止教徒進行祭祖祭孔的儀式。1742年,本篤十四世重申禁令,並禁止一切的辯論。
利瑪竇主張中國人所謂的「天」和「上帝」本質上與天主教所說的「唯一真神」沒有分別,故祭天並無問題,而神也可譯作「天」、「上帝」、或「天主」。
麥都思堅持譯作「上帝」,並寫了《探討上帝一詞的正確翻譯法》一書。他1817年到馬六甲,後到巴達維亞佈道站。他的筆名是尚德者,出版期刊《特選撮要每月紀傳》,及小冊子《上帝生日之論》等。1843年,他到了廣州。
在麥都思在華的時期,美國傳教會主張譯作「神」,但倫敦會卻主張「上帝」。主張「上帝」的原因,是因為「上帝」一詞在中國古已有之,所以華人較易接受;而且「神」在中文的意思不一定指「最高主宰」的意思 (例如道教中的神靈)。但美國傳教會卻反對「上帝」,因為儒家四書五經中所指的「上帝」,顯然不是指聖經中的三一神,翻譯為「上帝」實屬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