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

穆拉多利殘卷



書目
圖片
《穆拉多利殘篇》,現存意大利米蘭的盎博羅削圖書館(Bibliotheca Ambrosiana),公有領域
《穆拉多利殘篇》(Muratorian fragment,亦稱《慕辣托黎殘篇》),1740年由穆拉多利(Ludovico Antonio Muratori)發現,因此以他為名。出土的手稿,是第七或八世紀的抄本,原文可能是第二世紀末的作品。此文獻是當時羅馬教會公認的新約正典書目,反映當時羅馬教會的觀點。

穆拉多利的手稿,殘缺不全,卷頭已散佚,故稱「殘篇」;現存手稿的第一句已是「第三卷福音書〈路加福音〉」,所以估計原文指第一、二卷是〈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按此估計,提及的新約正典書目和次序如下:
  •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 〈使徒行傳〉
  • 〈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加拉太書〉、〈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羅馬書〉
  • 〈約翰啟示錄〉
  • 〈腓利門書〉、〈提多書〉、〈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
  • 〈猶大書〉、「兩封約翰的書信」(第一封應該是指〈約翰一書〉,另一封不知道是指〈約翰二書〉還是〈約翰三書〉,一般估計是〈二書〉)
  • 《所羅門智訓》(這是舊約次經,但《穆拉多利殘篇》不當作舊約時代文獻)
  • 《彼得啟示錄》(「我們接受約翰和彼得的啟示錄,但我們當中有些人不願在教會裡宣讀後者。」Hans Lietzmann英譯:“We receive only the apocalypses of John and Peter, though some of us are not willing that the latter be read in church.”)
  • 《黑馬牧人書》(「但最近黑馬在我們這個年代,在羅馬城寫牧人書……」;「……應該要讀,但不能在教會公開向別人宣讀,也不能與先知書一起讀,因為先知數目已足,亦不能與使徒著作一起讀,因為寫於使徒時代之後。」Hans Lietzmann英譯:“But Hermas wrote the Shepherd very recently, in our times, in the city of Rome....”; “... it ought indeed to be read; but it cannot be read publicly to the people in church either among the Prophets, whose number is complete, or among the Apostles, for it is after [their] time.”)​

成典的線索
雖然這手稿殘留下來的內容不多,但已經讓我們找到很多新約成典過程的線索:
  1. 現今的新約27卷書,這手稿直接提及其中20卷,另提到其中「兩封約翰的書信」,共22卷。
  2. 這殘篇當中沒有提及〈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此外,在今天正典的三封約翰書信中,這殘篇只接受其中兩封,不接受第三封 (估計不獲接受的是〈約翰三書〉)。
  3. 這殘篇與愛任紐的書目相似,若只計今天的正典27卷,兩者的差別是,這殘篇沒有提及〈彼得前書〉、而有提及〈猶大書〉;但愛任紐有提及〈彼得前書〉,卻沒有提及〈猶大書〉。
  4. 這殘篇內容指出,路加醫生未親眼見過耶穌基督,但保羅把路加作為法律專家的身份而帶在一起。即是說,〈路加福音〉的權威來自保羅(Bruce, 1988, 第160頁)。
  5. 這殘篇特別強調,所有使徒的傳記都收錄在一本書中,似乎是為了回應當時各地流傳的使徒傳記,例如《彼得行傳》(Acts of Peter)、《約翰行傳》(Acts of John)、《保羅行傳》(Acts of Paul)、《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等,此殘篇的作者便選定路加的〈行傳〉為正統。
  6. 這殘篇指出,有兩封書信都是假托保羅之名,分別是《致老底嘉書》(Epistle to the Laodiceans)及《致亞歷山大書》(Epistle to the Alexandrians),都是為要支持馬吉安主義,不為大公教會所接受。就是說,這殘篇的立場是反馬吉安主義的,也簡接反映出,編寫這殘篇的時代,馬吉安主義仍有許多支持者,否則無須花筆墨去指責他們。
  7. 雖然這殘篇的作者說「應該要讀」《黑馬牧人書》,但明顯把它當作次要,而作者說原因是它成書的年期是在使徒時代之後。作者似乎要奠定一個標準,就是新近的作品不應再納入為正典。

返回〈新約聖經由來〉
網站背景    網站導航    網誌    查詢    私隱政策及cookies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次經、偽經由來 >
        • 舊約次經、偽經
        • 新約經外文獻
      • 聖經的語言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出版機構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流動裝置程式
    • 購買聖經
    • 珍本聖經
    • 譯文比較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史
    • 翻譯漫談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網誌 Blog
  • 網站背景
    • 我是誰?
    • 網站導航
    • 網站立場
    • 參考資料
    • 友好連結
    • 網站起源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