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聖經
聖經由來
>
聖經如何分章節?
何謂「正典」
何謂約
舊約聖經由來
>
妥拉 Torah
先知書 Nevi'im
文集 Ketuvim
舊約抄本
>
死海古卷
納什蒲草紙抄本
開羅藏經庫殘篇
開羅先知書抄本
阿勒坡抄本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列寧格勒抄本
亞比薩古卷
新約聖經由來
>
福音書
歷史書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希伯來書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預言書
人物介紹
>
馬吉安
殉道者游斯丁
愛任紐
俄利根
穆拉多利殘篇
特土良
米蘭敕令
優西比烏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耶柔米
奧古斯丁
馬丁路德
丁道爾
加爾文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新約抄本
>
西奈抄本
亞歷山大抄本
梵蒂岡抄本
次經、偽經由來
>
舊約次經、偽經
新約經外文獻
聖經的語言
中文聖經翻譯史
>
翻譯史精華編
中文聖經翻譯史引言
中文聖經翻譯史目錄
選擇聖經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聖經思高本
呂振中譯本
聖經新譯本
當代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和合本
和合本修訂版
新普及譯本
環球聖經譯本
新漢語譯本
翻譯方針
>
楊格非譯本
和合本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和合本修訂版
聖經思高譯本
呂振中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聖經新譯本
新普及譯本
新漢語譯本
環球聖經譯本
譯者介紹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華人聖經譯者
外文聖經譯者
出版機構
閱讀聖經
網上聖經
流動裝置程式
購買聖經
珍本聖經
譯文比較
聖經書卷目錄
翻譯聖經
聖經翻譯史
翻譯漫談
聖經與版權
延伸閱讀
網誌 Blog
網站背景
我是誰?
網站導航
網站立場
參考資料
友好連結
網站起源
English
馬可福音 (和合本) 馬爾谷福音
(思高本)
簡介
〈馬可傳嘅福音〉
在整個《聖經.現代粵文譯本》計劃中,我首先翻譯這卷書,原因如下:
這是三卷符類 (對觀) 福音書之一,對象是羅馬的外邦人。
這是最短的福音書,但對事件的描述卻很詳細,著重描寫主耶穌像僕人服侍許多人。這卷書字數較少,因為較少教訓或比喻的記載,而且也
略過主耶穌的出生和早年事蹟
。
對譯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卷書與其他福音書相比,文筆較簡潔
樸實
,但細節卻很豐富。當然,譯者也要掌握譯入語 (粵語) 當中偏向簡潔的風格來配合原文。
大部份學說(例如 Two-source hypothesis 和 Farrer hypothesis)認為這是成書最早的福音書,其餘兩卷符類福音也有使用這卷書的材料。
1908年,大英聖書公會邀請翻譯大師嚴復作示範,也是挑選這卷書的頭四章,翻譯成
文采斐然
的文言。大師的示範作,注重句子的長短、平仄,用字嚴格,主要用作研究語文,而不是神學方面的譯經問題。他們選定以〈
馬可福音
〉作翻譯實驗,也許這是四福音書中,最合適的起點。
< 目錄
第一章 >
首頁
認識聖經
聖經由來
>
聖經如何分章節?
何謂「正典」
何謂約
舊約聖經由來
>
妥拉 Torah
先知書 Nevi'im
文集 Ketuvim
舊約抄本
>
死海古卷
納什蒲草紙抄本
開羅藏經庫殘篇
開羅先知書抄本
阿勒坡抄本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列寧格勒抄本
亞比薩古卷
新約聖經由來
>
福音書
歷史書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希伯來書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預言書
人物介紹
>
馬吉安
殉道者游斯丁
愛任紐
俄利根
穆拉多利殘篇
特土良
米蘭敕令
優西比烏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耶柔米
奧古斯丁
馬丁路德
丁道爾
加爾文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新約抄本
>
西奈抄本
亞歷山大抄本
梵蒂岡抄本
次經、偽經由來
>
舊約次經、偽經
新約經外文獻
聖經的語言
中文聖經翻譯史
>
翻譯史精華編
中文聖經翻譯史引言
中文聖經翻譯史目錄
選擇聖經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聖經思高本
呂振中譯本
聖經新譯本
當代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和合本
和合本修訂版
新普及譯本
環球聖經譯本
新漢語譯本
翻譯方針
>
楊格非譯本
和合本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和合本修訂版
聖經思高譯本
呂振中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聖經新譯本
新普及譯本
新漢語譯本
環球聖經譯本
譯者介紹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華人聖經譯者
外文聖經譯者
出版機構
閱讀聖經
網上聖經
流動裝置程式
購買聖經
珍本聖經
譯文比較
聖經書卷目錄
翻譯聖經
聖經翻譯史
翻譯漫談
聖經與版權
延伸閱讀
網誌 Blog
網站背景
我是誰?
網站導航
網站立場
參考資料
友好連結
網站起源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