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漢字聖經譯本
過去幾百年來,有很多聖經不以方塊字翻譯,而是以各民族文字 (如十四世紀的韃靼語、十八和十九世紀的滿文;或較後期的苗族、彝族、東傈僳族等由傳教士所創的伯格理苗文)、注音或拉丁字母併音等翻譯。
1661
|
平埔族西拉雅語 (新港文字)
譯者:倪但理牧師 (Daniel Gravius, 1616–1681) |
1790(約)
|
1827/1840
|
蒙古語
|
1869
|
滿文
|
1873(新約)/1884(舊約)
|
廈門語 (拉丁字母併音)
廣門音羅馬字譯本(Amoy Romanized Bible) |
1878
|
大花苗語
|
1904
|
布依語
|
1908
|
花苗語 (柏格理苗文、又稱:滇東北老苗文,由英國傳教士Samuel Pollard, 1864–1915所創的字母併音,而不是用拉丁字母)
|
1910
|
干彝語
|
1917
|
土耳其斯坦語
|
1921
|
傣仂語
|
1922
|
苗語川黔滇方言 (柏格理苗文)
|
1922
|
白苗語 (柏格理苗文)
|
1922
|
傣雅語
|
1931
|
撣語
|
1932
|
納西語
|
1934
|
黑苗語 (柏格理苗文)
|
1938
|
西傈僳語
|
1938
|
佤語 / 佤文
|
1938
|
載佤語
|
1939
|
卡多語
|
1948
|
藏語
|
1948
|
黑彝語
|
1949
|
拉祜語
|
1951
|
傈僳語 (東傈僳族) (格柏理傈僳文,此文源自柏格理苗文)
|
1956–1960
|
賽德克語
|
1973
|
高陳台灣白話 (新約) 聖經譯本
|
1983(新約)/2000(部份舊約)
|
布農語
|
1993(新約及部份舊約)
|
排灣語 (拉丁字母併音)
|
1994(新約)
|
達悟語 (前稱:雅美語) (拉丁字母併音)
|
1997
|
阿美語 (拉丁字母併音)
|
2003(新約及部份舊約)
|
泰雅爾語 (拉丁字母併音)
|
2005
|
太魯閣語 (拉丁字母併音)
|
2007
|
新約聖經—現代台語譯本 (拉丁字母併音)
|
2012
|
客語 (拉丁字母併音)
|
2014(新約)
|
鄒語 (拉丁字母併音)
|
2017
|
魯凱語 (拉丁字母併音)
|
參考資料
|
黃錫木(2019)《中華聖經譯本(1661–1960)數位化工程》
蔡錦圖(2018)《聖經在中國》,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書社,第420–553頁 [ISBN: 9789888165360] 各聖經出版機構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