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抄本
西奈抄本(Sinaiticus) 屬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Alexandrian text-type) 的抄本。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也稱埃及經文類型 (Egyptian text-type),命名的原因是有不少此類型的抄本都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發現;但不是全部都是,例如西奈抄本便是1844年由德國學者在埃及西乃山聖加大利納修道院 (Monastery of St. Catherine)發現,距離亞歷山大港約六百公里。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除西奈抄本(四世紀)外,也包括梵蒂岡抄本(四世紀)、以法蓮抄本(五世紀)等。此類經文用字較簡潔、粗糙,而且多數抄本都不記載以下兩段經文:〈約翰福音〉7:53-8:11 (即耶穌說誰沒有罪就可以先拿石頭打行淫的婦人) 及〈馬可福音〉16:9-20 (即耶穌復活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及十一位門徒顯現,至結尾)。
如按出土的抄本數量計,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只佔所有現存《新約》原文抄本的5%左右,但卻多是較早期抄寫的抄本。除了史上第一批、現已失傳的抄本外,以後每個抄本,其實都只是依另一個抄本重抄一次。按常理推測,如不理其他條件,則越早期的抄本,理應越準確;越後期的抄本,越多重複依賴別的抄本重抄,抄錯的機會也會增加。之前很多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尚未出土,世人只依賴較後期抄寫的拜占庭經文類型抄本,亦即是「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 的底稿。在19世紀中,陸續發現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經兩位劍橋大學的學者威斯科特 (Brooke Foss Westcott) 及霍爾特 (Fenton John Anthony Hort)研究,認為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比其他類型抄本較可靠,內容較少後人的增刪,尤其比當年通用的「公認文本」可靠。他們在1881年出版 Westcott and Hort,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Original Greek,便是根據新發現的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重整新約內容;當年引來不少討論,因為當時通用聖經譯本,例如 King James Version、The Geneva Bible 、馬丁路德的德文譯本等,都是根據「公認文本」翻譯的。不過,經過了百多年學者的辯論和研究,今天主流意見都認為「公認文本」不及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可靠,聯合聖經公會出版的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B. Aland, K. Aland, J. Karavidopoulos, C. M. Martini, and B. M. Metzger, editors) 都是主要依據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再參考其他抄本而編成的。
現已出土的新約希臘文大階體抄本約三百份,都是以希臘文大階體抄寫在羊皮紙或牛皮紙上,編號#1的就是這個西奈抄本,是唯一包括完整《新約》的大階體抄本。
現存的西奈抄本共四百多片動物皮紙 (或稱羊皮紙,不過不一定用羊皮造) 上,現分散由四家圖書館收藏,大部份的動物皮紙收藏在大英圖書館,全文的數碼掃描版可見於的大英圖書館網站,見下: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也稱埃及經文類型 (Egyptian text-type),命名的原因是有不少此類型的抄本都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發現;但不是全部都是,例如西奈抄本便是1844年由德國學者在埃及西乃山聖加大利納修道院 (Monastery of St. Catherine)發現,距離亞歷山大港約六百公里。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除西奈抄本(四世紀)外,也包括梵蒂岡抄本(四世紀)、以法蓮抄本(五世紀)等。此類經文用字較簡潔、粗糙,而且多數抄本都不記載以下兩段經文:〈約翰福音〉7:53-8:11 (即耶穌說誰沒有罪就可以先拿石頭打行淫的婦人) 及〈馬可福音〉16:9-20 (即耶穌復活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及十一位門徒顯現,至結尾)。
如按出土的抄本數量計,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只佔所有現存《新約》原文抄本的5%左右,但卻多是較早期抄寫的抄本。除了史上第一批、現已失傳的抄本外,以後每個抄本,其實都只是依另一個抄本重抄一次。按常理推測,如不理其他條件,則越早期的抄本,理應越準確;越後期的抄本,越多重複依賴別的抄本重抄,抄錯的機會也會增加。之前很多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尚未出土,世人只依賴較後期抄寫的拜占庭經文類型抄本,亦即是「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 的底稿。在19世紀中,陸續發現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經兩位劍橋大學的學者威斯科特 (Brooke Foss Westcott) 及霍爾特 (Fenton John Anthony Hort)研究,認為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比其他類型抄本較可靠,內容較少後人的增刪,尤其比當年通用的「公認文本」可靠。他們在1881年出版 Westcott and Hort,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Original Greek,便是根據新發現的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重整新約內容;當年引來不少討論,因為當時通用聖經譯本,例如 King James Version、The Geneva Bible 、馬丁路德的德文譯本等,都是根據「公認文本」翻譯的。不過,經過了百多年學者的辯論和研究,今天主流意見都認為「公認文本」不及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可靠,聯合聖經公會出版的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B. Aland, K. Aland, J. Karavidopoulos, C. M. Martini, and B. M. Metzger, editors) 都是主要依據亞歷山大經文類型抄本,再參考其他抄本而編成的。
現已出土的新約希臘文大階體抄本約三百份,都是以希臘文大階體抄寫在羊皮紙或牛皮紙上,編號#1的就是這個西奈抄本,是唯一包括完整《新約》的大階體抄本。
現存的西奈抄本共四百多片動物皮紙 (或稱羊皮紙,不過不一定用羊皮造) 上,現分散由四家圖書館收藏,大部份的動物皮紙收藏在大英圖書館,全文的數碼掃描版可見於的大英圖書館網站,見下:
根據大英圖書館網站的資料,該館在1933年以十萬英鎊購入西奈抄本的其中三百多片動物皮紙。這些動物皮紙,約38厘米高、34.5厘米闊,以出色的釘裝技巧製成,似乎標誌著這幾十卷書已形成了「一冊聖經」這個新概念。
西奈抄本舊約文本是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首半部份 (包含大部分的「歷史書」,從〈創世記〉到〈歷代誌〉)都已遺失了; 舊約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或經外書(apocrypha)則每一卷都保存下來;新約也完整保存,另外也包括兩卷新約時代的經外書 (目錄和列序見下)。
西奈抄本舊約文本是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首半部份 (包含大部分的「歷史書」,從〈創世記〉到〈歷代誌〉)都已遺失了; 舊約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或經外書(apocrypha)則每一卷都保存下來;新約也完整保存,另外也包括兩卷新約時代的經外書 (目錄和列序見下)。
西奈抄本的新約目錄次序如下: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哥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希伯來書 (排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之後,與現代次序不同)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使徒行傳 (當時慣常把此卷與「大公書信」合訂)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啟示錄
巴拿巴書信 (後來不入正典)
黑馬牧人書(〈異象篇〉1.1.1 –〈訓令篇〉4.3.6 ) (後來不入正典)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哥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希伯來書 (排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之後,與現代次序不同)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使徒行傳 (當時慣常把此卷與「大公書信」合訂)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啟示錄
巴拿巴書信 (後來不入正典)
黑馬牧人書(〈異象篇〉1.1.1 –〈訓令篇〉4.3.6 ) (後來不入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