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中文 翻譯
  • 首頁
  •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何謂「正典」
      • 何謂約
      • 舊約聖經由來 >
        • 妥拉 Torah
        • 先知書 Nevi'im
        • 文集 Ketuvim
      • 舊約抄本 >
        • 死海古卷
        • 納什蒲草紙抄本
        • 開羅藏經庫殘篇
        • 開羅先知書抄本
        • 阿勒坡抄本
        •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
        • 列寧格勒抄本
        • 亞比薩古卷
      • 新約聖經由來 >
        • 福音書
        • 歷史書
        • 保羅書信/教牧書信
        • 希伯來書
        •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 預言書
        • 人物介紹 >
          • 馬吉安
          • 殉道者游斯丁
          • 愛任紐
          • 俄利根
          • 穆拉多利殘篇
          • 特土良
          • 米蘭敕令
          • 優西比烏
          • 亞他拿修的復活節函
          • 耶柔米
          • 奧古斯丁
          • 馬丁路德
          • 丁道爾
          • 加爾文
          • 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 柏迦宣告三十九條信綱
      • 新約抄本 >
        • 亞歷山大經文類型
        • 凱撒利亞經文類型
        • 拜占庭經文類型
        • 西方經文類型
        • 西奈抄本
        • 亞歷山大抄本
        • 梵蒂岡抄本
      • 新約經外文獻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選擇聖經
    • 常用譯本 >
      • 現代中文譯本
      • 和合本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當代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譯者介紹 >
      • 外籍中文聖經譯者
      • 華人聖經譯者
      • 外文聖經譯者
    • 翻譯方針 >
      • 楊格非譯本
      • 和合本 >
        • 和合本翻譯委員會1891年翻譯原則
      • 和合本修訂版
      • 聖經思高譯本
      • 呂振中譯本
      • 現代中文譯本
      • 聖經新譯本
      • 新普及譯本
      • 新漢語譯本
      • 環球聖經​譯本
    • 出版機構 >
      • 聯合聖經公會
      • Biblica
      • 香港聖經公會
      • 香港思高聖經學會
      • 漢語聖經協會
      • 環球聖經公會
      • 台灣聖經公會
  • 閱讀聖經
    • 網上聖經
    • 聖經手機程式
    • 聖經印刷本
    • 早期聖經譯本
    • 聖經書卷目錄
  • 翻譯聖經
    • 翻譯漫談
    • 聖經翻譯史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Blog
  • 網站背景
    • 網站導航
    • 我是誰?
    • 信仰立場
    • 參考資料
    • 網站起源
    • 友好連結
  • English
    • Privacy Policy

歡迎!這是個公開園地,給愛讀中文聖經的人士互相交流。

你可以在這裡先「認識聖經」,認識聖經的由來,和聖經如何翻譯成中文。

然後你可以「選擇聖經」,按各譯本的特色、翻譯方針、各種場合和用途,選擇不同的聖經譯本。

選擇後,你可以開始「閱讀聖經」。你可以閱讀電子版、流動版、或印刷版。較古舊的譯本,今天也有網上版了。

多讀聖經,自然會對「翻譯聖經」更感興趣。不論聖經翻譯工作背後的點滴、聖經翻譯的歷史、甚至聖經版權的問題,都歡迎大家在網誌(blog)交流意見,也可以留言給我。

網站大​綱

認識聖經
  • 聖經由來
    • 何謂「正典」?
    • 聖經書卷目錄
    • 聖經如何分章節?
    • 為何聖經的「新」、「舊」兩部份以「約」為名?
    • 舊約聖經由來
    • 舊約原文抄本
    • 舊約的語言
    • 新約聖經由來
    • 新約原文抄本
    • 新約的語言
    • 次經、偽經由來
  • 中文聖經由來 —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
    • 8世紀(約)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詳情
    • 1305(約) 孟高維諾譯本:詳情
    •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利瑪竇的著作:詳情
    • 1636(約) 陽瑪諾的著作:詳情
    • 1707(約) 巴設譯本(白日昇譯本):詳情
    • 1803(約) 賀清泰譯本:詳情
    • 1822 馬殊曼譯本:詳情
    • 1823 馬禮遜譯本:詳情
    • 1840 郭實臘譯本(四人小組譯本):詳情
    • 1854 委辦譯本:詳情
    • 1857 麥都思、施敦力譯本(南京官話譯本):詳情
    • 1862 裨治文譯本:詳情
    • 1864 固利乙譯本:詳情
    • 1868 高德譯本:詳情
    • 1872 北京官話新約全書:詳情
    • 1874 北京官話舊約全書:詳情
    • 1878 北京官話本:詳情
    • 1885 楊格非淺文理新約譯本:詳情
    • 1889 楊格非官話譯本:詳情
    • 1889 包爾騰、白漢理譯本:詳情
    • 1897 李問漁譯本:詳情
    • 1902 施約瑟淺文理譯本:詳情
    • 1904 淺文理和合本:詳情
    • 1905 楊格非淺文理 舊約譯本:詳情
    • 1907 深文理和合本新約:詳情
    • 1910 英諾肯提乙譯本:詳情
    • 1919 和合本(國語和合本):詳情
    • 1919 文理和合本:詳情
    • 1922 蕭靜山譯本:詳情
    • 1929 朱寶惠譯本:詳情
    • 1933 王宣忱譯本:詳情
    • 1949 吳經熊譯本:詳情
    • 1954 徐匯修院譯本:詳情
    • 1955 狄守仁譯本:詳情
    • 1958 陸亨理譯本:詳情
    • 1967 蕭鐵笛譯本:詳情
    • 1968 思高譯本:詳情
    • 1970 呂振中譯本:詳情
    • 1979 當代聖經:詳情
    • 1979 現代中文譯本:詳情
    • 1989 新標點和合本:詳情
    • 1993 聖經新譯本:詳情
    • 1999 牧靈聖經:詳情
    • 2003 恢複本:詳情
    • 2006 簡明聖經:詳情
    • 2006 新廣東話聖經:詳情
    • 2008 中文標準譯本:詳情
    • 2009 CNET(新英語譯本聖經中譯本):詳情
    • 2010和合本修訂版:詳情
    • 2010當代譯本:詳情
    • 2012新普及譯本:詳情
    • 2006-未完成 馮象譯本:詳情
    • 2010-未完成 新漢語譯本:詳情
    • 2012-未完成 環球新譯本:詳情
選擇聖經
  • 常用聖經譯本介紹
  • 聖經譯者介紹
  • 翻譯方針
  • 翻譯及出版中文聖經的機構簡介
閱讀聖經
  • 網上免費閱讀聖經
  • 聖經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應用程式推介
  • 在哪裡找聖經印刷本?
  • 早期中文聖經印刷本
  • 聖經書卷目錄
翻譯聖經 — 聖經翻譯背後的點滴
  • 翻譯漫談
  • 聖經翻譯史
  • 聖經與版​權
  • 延伸閱讀 · Further reading
網誌.Blog
網站背景
  • 網站導航
  • 本網站作者簡介
  • 信仰立場、網站立場及編輯守則
  • 參考資料
  • 本網站的起源
  • 友好連結
English.About this site
  • Timeline of Engilsh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 Books of the Bible

為甚麼本網站只談中文翻譯,不談其他語文?

對此問題,原本我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我覺得漢字是唯一現今仍廣泛使用的語素文字(logograhic writing system),沒有像日文般同時利用拼音;但其他的主要語文,不論是現代通用的英文、德文、法文,或古代聖經原文的希伯來文、亞蘭文和希臘文,都是拼音或表音文字(phonographic writing system),所以翻譯中文時碰到的問題,必定與其他語文的情況不同,因此應該開設一個網誌獨立討論。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拼義文字,與拼音文字分別構成文字最高發展階段僅有的兩大類別。我這個原屬個人主觀的感覺,想不到竟有部份可能得到一些研究證據的間接支持。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學新(Prof. John X. Zhang)及其研究團隊,最近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研究發現,有一種腦電波,只在閱讀漢字時才出現,在閱讀拼音文字時卻不會出現。

張學新的研究由一個簡單的事實開始——除中文外,世界上現今使用的所有其他文字,幾乎均爲拼音字母文字,其辭彙識別只涉及分辨幾十個字母或語音單位,是一維的線性組合。相反,中文辭彙包含數量衆多的方塊漢字,需要在部件、單字和多字層次上抽取複雜的形狀和空間資訊,這兩類文字視覺形態上的巨大差異,可能須要對應不同的大腦加工過程。

研究團隊採用腦電技術和視覺辭彙判斷,讓以漢語爲母語的人區分真詞和假詞。結果似乎顯示,中文雙字詞在其呈現給讀者大約 200 毫秒 (milliseconds)後,便會誘發了一個負走向的、以腦頂部和中央區域爲中心、分佈廣泛的腦電反應,他們稱爲「頂中區N200」 (centro-parietal N200)。此外,辭彙重複呈現時,該頂中區N200 會出現一個罕見的、大幅度的增強效應。但是,如果我們要識別英文等拼音文字時,類似的效應卻不會存在,因此頂中區N200 應該是一個閱讀漢字時特有的腦電反應。他們認為,該頂中區N200 不反映感知覺加工,也不反映語音、語義加工,而是反映詞形加工;換句話說,中文辭彙在其識別過程的早期就已經完成了對個體詞形的視覺分析,涉及相當廣泛和高級的視覺加工腦區。張學新提出的漢字拼義理論,把漢字和拼音文字並置爲人類文字發展成熟期僅餘下的兩個邏輯類型,指出相對於拼音文字,漢字是更爲徹底的視覺文字,其腦機制應該更注重視覺加工,這可能揭示了中文獨特之處,論證了它與拼音文字本質的區別。

我對心理學一無所知,而且上述論文已經在多年前發表,我不知道其研究結果是否廣為接納,還是被其他學者質疑;我也沒有追查這個研究最近有沒有新進展。不論如何,人類閱讀中文與拼音文字時,大腦是否分別採用不同的機制去理解字裡行間的意義,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屬實,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英文或德文等的拼音文字時,便無須考慮這個分別,因為原文和譯文都同屬拼音文字;但是,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中文時,卻須要把拼音文字轉化為視覺文字,譯者要面對獨一無二的困難,這些困難是西方聖經譯者根本無法知曉的。未來對漢字的科學研究,可能會對翻譯工作有很大幫助。

資料來源:《頂中區N200:一個中文視覺辭彙識別特有的腦電反應》,《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2月號,中國科學雜誌社出版

本網站的對象是誰?

本網站對象是否限於翻譯專家?或只限基督徒?當然不是!

我只是個律師,不是甚麼翻譯專家,也不懂聖經的原文,因此這個網誌的對象是一般聖經翻譯的愛好者,而不是聖經學者。

我是基督徒,但本網誌不屬任何宗教派別,也不屬於任何的翻譯組織或出版社。聖經譯本眾多,同一段說話可以有無數的方式翻譯,古代留存至今的各個抄本可能有出內,學者可能眾說紛紜,甚至對掌管宇宙萬物的主宰也用上不同的稱謂 (例如神、上帝、天主、耶和華、天父、聖父等);但無論如何,聖經只有一本。

古今中外的聖經譯者,最終目的也是要翻譯由希伯來文、亞蘭文和希臘文寫成的聖經,把真正的內容以各種現代文字準確表達。

本網誌歡迎任何人閱讀和討論,不論你是否基督徒,也不論是新教、天主教或東正教,還是信奉其他宗教,或者是無神論者,都同樣歡迎。 

歡迎各位給我寶貴意見。本網誌不受任何的翻譯組織、出版社、學術機構、教會,宗派或任何宗教組織的贊助或支持,我對任何譯本、宗派、翻譯組織或出版機構均持中立態度,詳情見此處。

請您在下方留言,或給我電郵,也可在 Facebook 或 Google+ 留言。
提交 SUBMIT
聖經由來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
翻譯聖經
常用中文聖經譯本
聖經譯者
聖經出版
網上聖經
聖經手機程式
珍本聖經
網誌 blog
網站導航​
聯絡我.轉載查詢